携手铸梦成果报道 | 吕廷川:摄影创作《沂蒙人家》系列作品
发布时间:2018-12-10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7携手铸梦工程资助摄影创作项目——《沂蒙人家》系列作品由我院中青八期校友吕廷川申报发起。作者选取沂蒙山革命老区20个具有代表性的贫困家庭,用镜头记录他们的脱贫故事。这“二十家”也是中国亿万农民奔小康追逐中国梦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影像价值。在项目立项和创作阶段,吕廷川得到了我院特聘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罗更前等专家的悉心点拨和指导,项目完成后也得到了验收专家的充分肯定。

项目概况

       党中央提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沂蒙山是全国著名的三大革命老区之一,截止2015年底,沂蒙山腹地的临沂市还有贫困户25.5万户,贫困人口44.2万人,贫困人口数量占到全省的1/6。该项目创作周期为一年,正好是扶贫工作攻坚克难最后的关键期。

       作品《沂蒙人家》以沂蒙山为大背景,采用纪实摄影手法创作,以环境人像的影像方式呈现,记录了扶贫、脱贫中的感人故事,刻画了故事背后厚重的人文精神,真实反映了老区人民在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取得的可喜变化。

创作心得

       吕廷川:项目历时近一年,拍摄的20多户人家分布在沂蒙山区18个县市区。为了节省时间,更快的确定拍摄方案,就要事先筛选、收集大量的资料,在出行的车上、吃饭的桌上、睡觉的床上,一刻都不曾放松。一幅好的作品,一半要归功于被拍摄对象。在拍摄中,要发自内心去尊重对方,与他们一起吃住、一起劳作,与他们悲喜共享。在沂水拍摄乡医张德庆时,为了找到当地一种独有的草药“墓头回”,我跟随他翻山越岭去寻找,竟然累得两腿打颤,几次差点坐倒在地上。在兰陵鲁城镇拍摄时,我坐在手扶拖拉机上和村民一道去田间劳作,谁知半路上拖拉机出现了故障,只好一个人背着器材步行几里地,天黑了才赶回村子里。村民们觉得摄影师甚至比他们还辛苦,心里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

导师评价

在项目中期验收与专家辅导会上,陈小波(左)、罗更前(中)在认真审看吕廷川(右)作品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记录了自己最熟悉的土地和百姓,有情感,有温度。

       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罗更前:影像朴实自然,情感丰富。

社会 反响

     作品中的《沂蒙汉子》、《键盘铸梦》、《山乡之变》、《诚信老爹》、《三代乡医》等专题相继在《山东商报》整版刊发,《山乡之变》、《扶贫车间》等还在头版配发了大幅照片,其中《山乡之变--沂蒙六姐妹的后代们》、《诚信老爹》等被今日头条、央广网、光明网等众多新闻网站广泛传播,国内摄影专业报《人民摄影报》还对《琴韵悠悠》进行了整版刊发,系列照片还入选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图片展,在济南中新国际城等社区巡回展出,作品在读者和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另外,《键盘铸梦》等多幅作品在山东省扶贫办开展“脱贫攻坚”影像档案征集中荣获佳作奖,被作为珍贵影像资料纳入山东省精准扶贫档案进行管理,其中部分照片被山东省扶贫办官网选为封面大图长期展示。

校友名片

       吕廷川,新利luck18官网中青八期校友。现为山东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山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2008年获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2018年当选山东省第九次文代会代表。主要作品有《流浪儿之父》(1999-2010);《汶川地震》(2008);《二战劳工幸存者》(2010-);《哭泣的菜农》(2011);《南京大屠杀见证者》(2014);《华不注》(2015-)等。作品获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国展)金奖,第八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金奖,第19届人民摄影“金镜头”奖,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第一名,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一等奖。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