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动态 | 罗杨:“一带一路”需突破文化瓶颈
发布时间:2017-12-20 发布人: 字号: A A A

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罗杨撰写的“‘一带一路’需突破文化瓶颈”一文于12月8日《西部时报》第4版发表,特此转载分享。

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打通使长期隔绝的欧亚实现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当罗马人身上披上了西安织造的丝绸,当日耳曼民族的餐桌上摆上了邢窑的陶瓷,文化就带着中国的形象,成为文化的名片亮相世界舞台。

历史上的“丝路”与郑和下西洋,都是中国古人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路,然而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上“路”的定义却有所不同。比如汉代所修长城的阳关、玉门关是自己走出去的路,也是让别人走进来的路,而明代长城嘉峪关就成了自己不出去,也不让别人进来的关。

大漠驼铃

今天基于“新时代”语境下的“一带一路”,是一个全新的中国与世界文明对接的,巨大而包容的平台。我们要学会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表述和世界能听懂的语言讲好当代中国的“故事”。就像1954年周恩来总理把中国在日内瓦放映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片名巧妙的改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种智慧。

毋庸置疑,长期以来,囿于一带一路之上国家民族的地缘、政体、语言、宗教、风俗等诸多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国家甚至还有隔阂与纠纷。中国的普通民众对一带一路沿线上60多个主要国家的文化更是知之甚少,以至于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是大漠戈壁、侠客驼队出没的荒芜之地。这种文化沟通上的“短板”必然影响到经贸的合作和情感的融通。

航海图

“短板”必然造成“瓶颈”。这种瓶颈体现在:一是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软实力”影响与经济影响明显不对称。据2016年公布的数据,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贸易额为8489亿美元,而文化的成果则乏善可陈;二是近代以来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交流的效果长期处于“赤字”的现状尚无改变迹象。形成了经贸合作成果显著,文化合作尚有瓶颈的“不平衡”。

“良辰一刻方过半,春风已度玉门关”。今天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深度、广度应远超张骞的出使和郑和的下西洋,且绝非“复古”之路而是“复兴”之路。我们当以文化复兴的“新思路”,开拓文化复兴的“新丝路”。

导师简介

罗杨,新利luck18官网特聘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主任。著有书法字帖《警世格言》、《中华传统名言选萃》、《罗杨书法作品集》,《中国历代惯成自然帝王陵》,摄影集《中国古塔》等作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