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县7期校友刘宏祥: 那片多情的黄土地
发布时间:2015-06-05 字号: A A A

编者按:近日,我院地县7期校友、陕西省延川县文联主席刘宏祥版画作品展在延安成功举办。研修院特别邀请刘宏祥与各位校友分享他的版画创作之路。

 

黄河边的刘宏祥

我出生在陕西省延川县延水关镇一个紧靠黄河岸边的小山村,是听着黄河的涛声,吃着黄河边五谷杂粮长大的。自懂事以来,黄河边十年九旱,父亲母亲每天东山日头背西山,默默忍受着高强度的劳作。他们为了支撑起这个贫寒的家,经常是起鸡叫睡半夜,从来没有正儿八经休息过一天。

年幼的我们,过早地品尝到生活的艰辛。记得下午放学回家,我和二姐放下书包就会帮父母亲干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黄河边、山洼里、小路旁、枣林里留下了我许多童年的足迹,也留下了我向往走出大山的梦想。

《黄河古堡》(木刻)

一个农家子弟要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中专、上大学。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1987年我被延安师范学校美术班录取,这对于我们家的确是件大喜事。然而,我当时心里却显得很平静,回想起为了能拿到这张非同寻常的中专录取通知书,苦苦奋斗了这么多年,好像是理所应当的。为了使我按时顺利入学,家里卖掉了年猪和一部分口粮,母亲卖掉出嫁时外婆外公陪给她的一对银镯子,为我准备足学费和生活费,并且请来村上的木匠,给我修了一只放行李用的大木箱。可真正到了开学那天,当我背着行囊一步一回头离开这块既恨又爱的土地时,当我看到站在村口不断向我招手送行的父母亲身影变得越来越小时,当我看到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村庄渐渐从眼前消失时,心里顿时涌出一种难以言状的滋味,眼睛很快就模糊了。

三年的师范学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从上学到工作,再到结婚生子,以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整天搅和在干不完的行政事务中。我很想离开现实中这喧嚣的城市生活,向往老家黄河边那自由单纯世外桃源般的清净生活。一有时间我就带上速写本去乡下采风,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大喜大悲、大爱大乐。

 

《墙上花儿开》(木刻)

每当我看到悬挂在农家墙壁上散发着体温的生产工具时,就不由地想起在黄河边劳作的父亲,每当我看到被人们扔在墙角下油滋滋的灯盏时,就不由地想起在昏暗的油灯下缝补浆洗的母亲,每当我看到躺在荒草丛中那已经失去实用功能的石磨石碾时,就不由地想起我家那头小黑驴拉磨碾米的场面......

我是带着这种特殊的情感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作品大至八九米,小到巴掌大小,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男女老少,锅碗瓢盆等等都是我所表现的对象,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魂在那里,故乡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创作素材,故乡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

 

《黄河喜事》(木刻)

我的创作走的是老延安木刻的路子。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版画创作的多元化,全国搞版画的人少了,从事木刻创作的人更少了。据我所知,目前整个陕北(延安市和榆林市)现在只剩下我们“一老一少”在默默地守护着延安木刻这块最后的阵地。我把木刻创作当成自己的一种责任,一种信仰去坚守。已故老前辈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只能有一次选择,我坚持向自己认定的方向摸索,遇歧途也绝不大哭而回,错到底,作为后车之鉴。”

作者:刘宏祥

刘宏祥,新利luck18官网地县7期校友,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版画艺委会委员,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延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刘宏祥黑白木刻》、《刘宏祥版画小品集》、《宏祥版画作品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