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 | 新文艺群体一期赵松涛:不惑
发布时间:2019-01-25 字号: A A A

具茨山脚下的少年,

带着梦想来到黄浦江畔。

用伟大的中国语言,

谱写着欢乐的诗篇。

善耕耘者自有其田,

这是深植在心底的信念。

一袭长衫,说讲批谈,

说学逗唱,此生为伴。

       这是2018年岁末,我写给自己的话。写这段话的时候,我已经离开河南老家,在上海生活了24年,创业14年了。

       2018,我40岁。

赵松涛参加上海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

       其实,我不太接受自己已经40岁的这个现实。不接受并不是惧怕岁月的沧桑写在脸上,而是,我觉得自己还挺年轻的。

       带着这种年轻的心态,我的40岁,我的2018,依旧精彩连连。

       五月份,由上海市委统战部、青浦区委统战部、上海市文联演艺工作者联合会推荐,我参加了中央统战部组织的首届自由职业代表人士理论研修班,这次培训班和2017年参加中国文联首届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一样,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影响。

赵松涛参加中央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研讨会

       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自由职业代表人士,是我必须自豪的身份。这个身份,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鞭策和鼓励自己的。

       2018年,赋予我的关键词是:不惑。

       时代担当,社会责任,创作要求,艺术标准,明白了这些,才是真正的不惑。

       创作相声剧《子曰》,让我在打造原创这条路上过足了瘾。原创作品,是一个演员艺术追求的具体体现。

       相声剧《子曰》,创排两年多,在2018年已经完成了一共92场演出,观众累计36000多人次。2019年相声剧《子曰》的百场计划也已制定完成。写《子曰》,演《子曰》,我们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做着有益的尝试,且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

原创曲艺剧《楷模周恩来》主创团队

       原创总是艰辛的,往往越是艰辛,瘾头就越大。因为付出换来的喜悦,是极具诱惑力的。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3月6日,我带领团队构思了曲艺剧《楷模周恩来》的创作计划,以此来“致敬人民的好总理,献礼建国70周年”。之后,田耘社两度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采风学习。我也带领主创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寻求学术支持。10月份,《楷模周恩来》初稿写完,我们组织了一次剧本朗读,一次内部试演,对剧本进行打磨提高。

《家在青浦》演出照

       2018年,把对的事情做好,把好的事情做大。上海文化自信系列作品由我牵头,带领田耘社,在2018年的另一个创作项目。从历史中走来,会知道我们有怎样丰厚的积淀,创造过怎么的辉煌。挖掘历史素材,打造原创精品。我们参加福泉山遗址、参加博物馆、走访专家学者,创作了《家在青浦》,讲述了上海6000多年人类生活的深厚历史底蕴。这台节目,在青浦文化馆演出两天,得到广泛好评。从《家在青浦》开始,《聚宝成山》《魅力金山》《话说虹口》等等,上海每个区县,我们都会创作一台节目,我们用艺术作品,用我们热爱舞台的真诚,讲好上海故事。有朋友问我,带领田耘社未来想达到什么高度?我说:我们用曲艺讲述上海故事,我想让田耘社,成为上海的文化名片。

       没有理想,人会失去方向。没有梦想,天不会大亮。

       我们用艺术作品装点2018,我们也会带着更高的艺术追求,走进2019。

       不惑,是不动摇,不迷惑,朝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这是相声剧《子曰》里的台词,我也努力以此在要求和约束自己。

《子曰》演出剧照

       2019年,建国70周年,孔子诞辰2570年。

       拥抱2019,我用原创曲艺剧《楷模周恩来》,献礼建国70周年,缅怀和致敬那一位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位奉献生命的革命先烈。

       拥抱2019,我用“相声话儒学三部曲”之二——原创环境相声剧《七十二贤》,致敬圣贤,致敬伟大的中华文明。

       伟大的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精神。

       相声演员,就得坚守舞台,就得——用作品说话。

       2018,我与你挥手道别。

       2019,我与你深情拥抱。

       校友名片

       赵松涛,新利luck18官网新文艺群体一期校友,上海松涛说唱艺术推广交流中心主任。其表演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七彩戏剧等频道多次播出。2013年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成功举办三场个人相声专场,专场视频在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空中剧院栏目播出。执笔主创并担任主演的相声剧《子曰》得到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2016年5月先后在上海、曲阜、烟台等地演出。2017年8月,应邀赴澳大利亚堪培拉参加诗书礼乐行和澳大利亚孔子文化节,并进入上海市高雅艺术进校园目录,为首批进入该目录的民营剧团报送剧目。

作者 | 赵松涛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