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感悟 | 柯书剑:解救自己的途径只有坚守
发布时间:2019-08-23 字号: A A A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在四川凉山落下帷幕,由我院民族一期校友、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编导教研室教师苏娅菲,新文艺群体二期校友、中央民族歌舞团编导柯书剑,以及中央民族歌舞团编导张惟编导的舞蹈《战马》荣获民族民间舞奖。以下是柯书剑的创作体会与思考。

舞蹈《战马》创作团队编导:苏娅菲、柯书剑、张惟

作曲:李世成

服装设计:孔晓晓

灯光设计:胡俊东

演员:李源欣鑫、李一蒙、巴音乌拉、王子恩、刘嘉豪、库嘉浩、刘乾

演出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歌舞团

       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落幕,中央民族歌舞团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联合出演的蒙古族舞蹈《战马》在第一场赢得观众的好评及本场次作品最高分,最终荣幸收获了本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最高荣誉。

舞蹈《战马》编导主创人员

      观看本届大赛诸多非常有创意、饱含人性的优秀作品后,由衷感受到:那些看了只让人单纯的感官娱乐、花拳绣腿的舞台作品已经被时代舍弃,人民更需要能够直达心灵的作品,能在作品中体会到精神与意志上的满足和快乐。虽然创作的过程会很难,但创作的理想不能松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些期待与要求,成为我们青年一代文艺工作者正在恪守的一份初心。

舞蹈《战马》剧照

       我们带着创作理想和方向,随中国舞蹈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活动采风归来后,选择以蒙古族文化中永恒的主题——“人与马”为切入点,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战士“戍边卫国”这一红色题材有情有义、有血有肉地表达出来。

       舞蹈《战马》作品虽小,但这是我们经历的最艰辛的创作之一,其中的故事比舞蹈的动作还多。但并无例外,最终解救自己的途径只有坚守。2018年9月至12月,作品的创作排练几经推翻重构,在表现形式与作品的核心精神上多次被我们自己反问,历经数次更换演员。终于,在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蓝蓝的天空》原创内蒙古题材舞蹈作品展演上进行了首演,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一定不要轻易放弃,相信它可以更好,继续顺着现在的思路凝炼、修改,让这匹“战马”更强、更勇敢!

舞蹈《战马》剧照

       许多朋友看到这部作品的名字都会问到,“你们的创作灵感是不是从话剧《战马》和电影《战马》中来的?”我想说,其实舞蹈《战马》与话剧和电影两部作品在情节人设、表现形式上都完全不同,只是有个相同的名字罢了。舞蹈是独立的、有自己鲜明语言的艺术,生产出的作品必须用舞蹈人自己的方式来讲述。舞蹈《战马》除了作品中令我们血脉喷张的共和国英雄情节,亮眼的还有舞台形象的构成:一匹马,将头、尾、腿拆解成一个个的角色,赋予它们戏剧化的人物性格,这样的大胆尝试在我的创作历程中还是首次。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我们都仔细推敲,也会去体验许多有关于马的生活,从形象和性情去分析、模仿每一个姿态。每一次回头,每一种奔跑,让这匹战马的形象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语境下“分而不散,合而不同”,从而形成了很多马与戍边解放军小战士进行交流的情感点,或幽默、或深情、或激昂,一步步融化人心,在短短的7分钟里几度形成情感递进,让观众跟随着演员的表演一起呼吸、一同振奋。

       这部作品的演员们对艺术信念的坚守与追求感染着每一个人,也促使我们带领着他们更好更执着的去完成创作和呈现。两个演出单位均派出了非常有实力的演员加入,他们各有所能,并且高质量的完成了这部有血性的作品。无论多么辛苦,甚至排练至凌晨,都不叫累,追随作品的细节一步步的细抠,直到胸有成竹的站在决赛舞台倾情展示。

       这次创作给我很多新的、开阔的思考,虽然不知道下一部作品应该如何才能更好的坚守初心,但我清楚一定不要成为创作上的“傻白甜”,要从“新”出发,从心灵出发。《战马》一路走来,感谢对我们创作和表演给予关注和支持的良师益友,这是《战马》创作集体的荣幸,更是我们的真情相拥。

       校友名片

       新利luck18官网新文艺群体二期校友,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编导。曾入选2015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任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开幕式分场导演、排练统筹、闭幕式副导演,中央电视台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舞蹈编导,全国首届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分场导演等。作品曾获 “文华奖”,第十届桃李杯舞蹈大赛群舞组一等奖,北京舞蹈大赛、华北五省舞蹈大赛专业青年单双三组、群舞组创作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组创作一等奖等。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段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