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二期冯美娴:字绘中国,城市的“纹身”
发布时间:2020-11-19 字号: A A A

       近日,由我院澳门二期校友冯美娴担任策展人的“字绘中国作品展”在澳门开幕。活动展出了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字绘中国”主理人徐郑冰和其团队的30多幅设计作品。“妈阁庙”“大三巴牌坊”“渔人码头”“龙环葡韵”……作品借字绘景,每个字里面都装满了澳门的建筑、美食、人文风情,叙述了濠江小城的故事,再现和重塑了澳门独特的城市魅力。作为策展人,冯美娴分享了她的策展感悟。

展览现场

       作为中国人,我学习的第一种文字就是汉字。小时候刚开始学习,多数是死记硬背。当学习的时间愈长,我渐渐发现汉字的构成方法是多么有趣,例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既像玩拼图游戏,又似在做逻辑推理。

展览现场

       当我第一次看到以徐郑冰为首的团队创作的《字绘中国》系列作品,就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汉字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但多数情况下它只是被用作表达的工具。当设计师把图案注入字体,令人不禁回溯起汉字的起源。它们原本就来自于原始图画,是从古至今许多代人参与而演化而成的集体创作。

展出作品图

       如果把文字看成是身体,《字绘中国》的设计师们就把他们对每个城市的人、事、时、地、物提炼为图案刻画在“肢体”上,就像城市的纹身,成为每个城市不可磨灭的烙印。

       再看看该团队专为澳门创作的《字绘澳门》系列,每个汉字都蕴藏着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迹,都沉淀着这座城市的风貌。独特的澳门魅力被镶嵌在已有几千年历史的汉字字体中,引领大家行走于澳门的城市脉搏中,展开一段段既熟悉又陌生的旅程:看看闻名遐迩的世遗景点,领略纯厚地道的风土人情,回味源远流长的古老传说……

展出作品图

       现存最早发现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的殷墟甲骨文,汉字可以说是唯一保存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字绘澳门》系列不但为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汉字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更极尽所能地为经历急速发展的城市留下了美好的集体回忆,希望城市中的每个人都能找得到自己的根。

冯美娴(右三)和徐郑冰(左三)在展览现场合影

       校友名片

       冯美娴,新利luck18官网澳门一期、澳门二期校友,澳门弘艺峰创作社理事长及财务、澳门笔会理事,《澳门日报》特约翻译。曾参与“艺文荟澳(Art Macao)”系列活动之一“流金岁月——当代陶瓷艺术展”工作;曾担任澳门本土小说改篇电影《迷局伏香》的外联制片、澳门乐团儿童节动画片《幸福麦芽糖》及《一千年的希望》的监制。

文字 | 冯美娴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刘怀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