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甘肃省酒泉市文联:打造具有酒泉特色的文艺品牌集群
发布时间:2024-06-13 发布人: 甘肃省酒泉市文联 字号: A A A

编者按:近年来,各市县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增活力、促精品、出人才、树品牌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设、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文艺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甘肃省酒泉市文联的工作经验介绍,供大家交流学习。


酒泉市文联主动将文艺文联工作融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市委“1246”总体工作思路,抓住重要时间节点谋篇布局,突出主题,淬炼精品,用品牌活动和文艺作品描绘酒泉奋进新征程的时代风采。


谋篇布局,把牢文艺品牌“风向标”


酒泉市文联依托九大协会,整合文艺资源,挖掘文艺潜力,打造具有酒泉特色的文艺品牌集群。一是结合实际统筹规划。遵循文艺工作规律,在各协会履行基本职能的前提下,结合各自实际,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寻找切入点,设计适合自己的“品牌”,将打造品牌活动作为提升协会精细化管理的体现,逐一分解细化工作,使协会的工作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断提升文联组织的吸引力。二是应时而动创新形式。依据“一会一品牌”的思路,以“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作用发挥好”为创建目标,开展“优秀文艺活动”评选,鼓励各协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各协会中形成“协会比活动、会员比作风、组织争先进”的良好态势,推进协会组织建设的全面提高。三是签订承诺督促落实。按照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促、年终有落实的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定主题、做方案,提高协会的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协会专业特色、群众参与率高、社会影响面广的品牌文艺活动,为提升酒泉知名度贡献文艺力量。


△农民作家改稿会


△创作阅读分享会


突出主题,激发品牌活动“新动能”


酒泉市文联指导九个文艺家协会,充分挖掘酒泉历史、文化、民族、自然等资源,条块结合,点面联动,形成“一会一品牌”的酒泉文艺品牌集群。围绕文化兴市战略,开展“书香酒泉·女性之光”诗文朗诵会、“我拍了拍酒泉”古今双飞天旅拍活动、“边塞诗词”全国书法大赛作品展、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主题征文大赛、酒泉作家作品研讨会,编排巡演情景话剧《浴血安西》、敦煌曲子戏《党和情》等文艺作品。围绕和美乡村,厚植乡村文明根脉,繁荣发展乡村文艺,举办“美丽乡村·杏花诗会”、农民作家改稿会、全国“金种子”美术小品展、民间手工艺作品展等活动,坚持农民唱主角,大力培养民间文艺人才。围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民间传统手工艺作品展、锲工琢艺作品展、“图”说中国传统文化、“梅绽新时代”戏曲演唱会和河西宝卷交流研讨活动。围绕构建大文联格局,举办“紫遇敦煌”宜兴紫砂名家艺术作品公益展、“丝路神韵·运河华章”敦煌——沧州美术作品联展,配合中国舞蹈家协会开展“顶尖舞者”走进敦煌学院活动,配合中国文联、甘肃省文联圆满完成第六届敦煌文博会两个论坛和一场演出活动,展现新时代酒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标志成果。


△“美丽乡村·杏花诗会”创作采风活动


△民歌《牧羊马》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淬炼精品,助推文艺创作“结硕果”


酒泉市文联坚持以国家级、省级重要评奖、推优、赛事、展览、展示活动为契机,打磨精品力作,冲击各类别国家级、省级奖项。制定落实《酒泉市文联优秀文艺人才、文艺作品扶持激励办法》《酒泉文学奖评奖办法》《<北方作家>双年奖评奖办法》,鼓励会员大胆创新,积极创作。依托酒泉作家村、黄泥堡民族文艺创作基地和“读来读去”阅读基地等文艺创作基地,邀请文艺名家以驻点创作的方式,加强优秀文艺作品的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农民作家小院”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改稿会,提升作品质量,在鼓励、扶持文艺创作方面实现新突破,例如:民歌《牧羊马》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摄影作品《丝路遗韵》《灯塔部件》入选全国第29届摄影艺术展,广场舞《西域羯鼓》获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二等奖,小说《志愿者佳宁》获第五届“志愿文学”征文一等奖,于吉明山水画展入选“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扶持项目,舞蹈《燃身》获第四届甘肃舞蹈飞天奖,现代秦腔剧《天生泉》获第七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入围奖。酒泉市文联利用丰富和优秀的文艺作品资源,常态化开展惠民演出、展览等文艺活动,为酒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丰润的文化滋养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下一步,酒泉市文联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引导全市各级文联组织,走好文艺+特色产业、文艺+特色旅游、文艺+区域发展等创新之路,进一步打造培育有群众基础、有地方特色、有文艺力量的品牌集群,用品牌活动、文艺作品凝心聚力,为推动酒泉文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 稿|李    娜(酒泉市文联)

编 辑|邹    晗

编 发|路    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