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 | 新文艺群体一期闫亮:寻找影像背后的精神内核
发布时间:2017-12-22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7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中国文联首届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新文艺群体一期”)在北京举办。在培训结束之际,新文艺群体班全体学员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题,每人完成一篇心得体会,我们会陆续将这些心得体会择优与读者进行分享。此处分享新文艺群体一期学员闫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心得体会。

        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千年的积淀传承中,发挥了无可替代作用。我们要延续中华文化血脉,就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这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我想结合自身从事的摄影艺术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摄影是泊来的艺术,于清朝时传入中国,但中国摄影史上也曾涌现出众多艺术巨擘,让世界为之震惊。郎静山就是其中一员。他将中国传统国画的山水意境与摄影相结合,创作了许多优秀艺术作品。我们驻足在郎老的作品前,肯定会被其承载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人文情怀所感动。我想这就是郎静山先生同时受到中外艺术界人士广泛认可与赞誉的原因。

        现代摄影作品中,“大眼睛”是让我感受深刻的优秀艺术作品。摄影家谢海龙长期拍摄希望工程,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大眼睛”就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之作。这幅作品让希望工程迅速推广到祖国大地,人们良知被唤起,纷纷生出援手。这才是摄影的力量,这才是中华人文精神的体现。

        现在,我们摄影部分走入俗套,很多人纷纷投身于山山水水中,只拍摄空洞无力的大美风景和媚俗的人像作品。这些影像只有浅薄的美学欣赏,背后体现的却是麻木不仁的精神需求。在新文艺群体班的学习中,陈小波老师放映了“国家相册”系列摄影作品。“国家相册”里面没有山河,没有美人,为什么能让学员们深受感动,甚至潸然泪下呢?我想这是因为影像背后的力量。这部作品里满满都是大爱。影像绝不是浮于表面的简单的美学形式,而是要找到背后的精神内核,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结合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从这些方面考虑作品的呈现,才能打动观者,才能让作品得到人民的认可而流传下去。我作为新时代的摄影师,更要牢记师者们的谆谆教诲,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把影像作为媒介,创新为行,努力拍摄出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

文 / 闫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