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 | 新文艺群体一期孙雅杰: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
发布时间:2017-12-2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7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中国文联首届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新文艺群体一期”)在北京举办。在培训结束之际,新文艺群体班全体学员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题,每人完成一篇心得体会,我们会陆续将这些心得体会择优与读者进行分享。此处分享新文艺群体一期学员孙雅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心得体会。

中华文化文脉悠远,历史绵长。没有读懂历史就不会认识当下,不了解中华文化就谈不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太过悠久,内容太过丰富。无论是谁,倾注毕生的精力都唯恐不能研究好其中一项,更不要说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因此,要多读书,但这种读书不是“死读”,不是把自己埋身在故纸堆而脱离现实生活。而是要多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书籍,建立属于自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和架构,特别是要对其中的一个领域特别熟知和擅长,甚至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触类旁通,打好自己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底子。要更好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还要掌握一个“查”中华传统文化“字典”工具,建立起自己的一个“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图书馆”,当需要的时候就去“图书馆”里进行查阅和提取。

当然,光有一个“图书馆”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内心还必须有一个“图书馆管理员”。也就是要有一个统揽全局和高度的思想体系和架构来支撑我们,也就要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情怀。

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要善于思考,更要善于发现。中华文脉始终没有断过,所以在生活中自然也不会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现和思考。创造性转化其实只是一种表现,重要的是具备创造性的思考方式和创造性的发现眼光。记得2014年我们在拍摄纪录片《中华书院》时,我们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书院文化在最鼎盛时期,中国大概有三千多个书院,尽管实际拍摄时有些书院只留下一些遗存,但我们心中依旧回荡着钱穆先生的那句话:“为文化续命、为中国招魂”。我们努力去寻找书院文明与新时代的关联,发觉这些关联的内在意义,探究这些关联对教育、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发展变化的启示。这就是一种转化,也是一种创新。我们不是要再现书院文化的辉煌的过去,也不是去刻意描画书院文化曾经的没落。“为文化续命、为中国招魂”,这是鼓舞感召我们进行创作的内心动力,也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只有真正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自知,了解熟知传统文化的内核,才能掌握好外化符号,这既是转化也是创新,更是艺术创作中自然流露的情怀与境界。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我的理解是要把传统文化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化进行对接。创新不是目的,更不是结果。创新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创新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创新是为了更好的弘扬,创新是为了更好的传播。在创作彝族古剧《搓泰吉》时,我们从一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只印刷3000册的书籍中提取出彝族摩史(法师)绘制在羊皮和手工纸张上的古老图画作为影像表现的风格和样式。这部彝族古剧不仅在2015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取得多个奖项,今年初在法国尼斯演出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些古老图画获得外国观众的极大兴趣。

所以,作为文艺创作者要具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自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和担当。中国故事需要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要讲出那些既有我们中华文化独特性和创新性又具备世界视角和认同感的中国故事,这是我们最大的使命与担当。


文 / 孙雅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