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璐:走进英国文艺
发布时间:2020-02-20 发布人: 字号: A A A
       由中国文联主办、新利luck18官网承办的2019年中国文联赴英影视舞台艺术编导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海外十期)于2019年12月在英国顺利举办。研修结束后,学员整理笔记,结合自身工作提交了研修心得。为使此次海外研修成果惠及更多校友,我们特选取了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陶璐的研修心得。

陶璐在中国驻英大使馆

       作为一名年轻的文艺评论工作者,特别珍惜此次赴英学习交流的机会。学习从出发前就已开始。在行前会上,新利luck18官网常务副院长傅亦轩的指导和嘱咐,让大家充满信心。之后的两场讲座,为踏出国门做好充足准备。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主任董占顺讲授《对外艺术传播与中英文化交流要点》,让我们快速地了解英国的文化历史。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人李东老师带来《英国影视与舞台艺术导学》,让大家提前概览了当下英国在影视与舞台艺术发展上的特点与成就。

       两周14天的英国研修无比充实和丰富,回首这段学习经历,依旧能清晰感受到期间所受到的震动。

       一、感受艺术的亲密度。“艺术在每个角落里,触目皆可悦,触手皆可及。”这是第一堂课,来自东伦敦大学创意产业管理高级讲师Dr Henrik Linden在讲授英国的创意产业概况中与我们分享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确如此,在这片土地上,你能切身体会到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一个国家的强劲、健康、丰富,得益于艺术。因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可以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来源,可以培养更好的公民,可以打造更好的城市,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文化不止属于他人,更属于自己。

       二、发现艺术的跨度。创意、创造、创新,是伦敦这座城市,甚至是英国文化的代名词。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政策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创意产业对英国整个GDP贡献的占比额超过金融服务业。艺术领域的创意也存在其中,主要表现为高科技的运用,以及跨界跨领域的融合。而这种多元融合,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实施的。

       最后一课,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电影、媒体和文化研究系讲师Pauline Greene女士为我们介绍了英国艺术教育的各个阶段。这是一个完整、严密且涵盖全面的艺术教育体系,从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艺术人才,是经过最严格筛选的高精尖人才。华威大学戏剧与表演学教授Andy Lavender先生通过4部戏剧作品实例,展现出当代戏剧最前沿的面貌、最新的发展趋势。这些作品运用现场互动和浸没式形式,通过多媒体及数字科技的手段,在互文性的强调下,使表演和观众间的距离被打破,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线趋于模糊。而在戏剧人才的教育培养上,更是综合了艺术院校、专业团体、产业协会、培训机构等多方力量,让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能够无缝对接,专业人才走出校门,就能快速地走上岗位。

       三、丈量艺术的厚度。人类文明从艺术中汲取养分,文化传统在艺术里可爱生动,但艺术是脆弱的,也是易逝的,它需要人们有意识地保护与传承。在这方面,英国人的做法值得敬佩和学习。在英国国家剧院的资料室,我为眼前所见肃然起敬。在一栋小小的资料馆中,他们保存着从1963年建院以来所有演出的资料和相关物品。56年里的所有剧目,你都能在NT资料室里找到,大到一件道具,小到一块布料,完完整整,装在一个个透明的塑料薄膜或箱子内,摆在一排排架子上,分门别类。若有研究的需要和演出的准备,就可以向资料馆预约查阅。我不禁感叹这份坚持,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对自己成果的尊重,文化的传承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延续……再如英国电影协会(BFI)对于世界影像资料的收集和共享,建立起一个影像资料的网上图书馆,对当地民众和许多地区的高校免费开放,为所需者提供材料,激励创作。

       据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主任薛伶女士介绍,世界上将近五分之一的博物馆在英国。不管来源如何,爱收藏是英国人的一大特点。走在伦敦或爱丁堡的街道上,一座又一座的古迹矗立在你身边,没有过多的防护,每个人都能靠近、审视,过去与现在便神奇般地并置在一起。那陈旧斑驳的外表下,藏着历史的一层层厚度,叠加在一起,就是人类文明的深厚底蕴。

       四、追求艺术的价值度。“做艺术是为了赚钱”,这是我在此次研修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曾经的我认为,想要做戏剧,就得受得了贫穷。但此次英国之行,无论是老师所讲,还是眼前所见,都在颠覆我这个观念,艺术形式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据英国电影制片人Patrick Fischer先生介绍,在英国,艺术与金融投资密不可分。也正因为从事艺术创作能带来丰厚的收益,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涌入。而越来越多的精英加入,行业才更有活力更健康。特别要明确的是,能赚钱的必属艺术精品,是经过行业层层比拼“厮杀”之后的明珠。看伦敦西区驻场演出二十余年的作品,哪个不是经历时间考验的经典?它们都经得起市场的淘洗,完美契合了民众的兴趣。艺术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无限的创意来创作精品,老百姓才愿意为这份心意主动买单。

       五、体味艺术的温度。在伦敦,每天晚上都有各式各样的演出,不是你能看什么,而是你需要选择去看什么。西区剧院里几乎每晚都座无虚席,人们无须安检,晃着酒杯就能入座。但每当一开演,所有人都聚精会神专注于舞台,没有人走神、没有人交谈、没有人瞌睡,在狭小的座椅上,人们都一动不动。艺术火热的温度燃烧着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在苏格兰舞蹈剧场,负责人介绍说剧院有一群“死忠粉”,不管演什么他们都要看,开车三四十公里也无所谓。而同在爱丁堡的TRAVERSE剧院,设有“午间剧场”:一个馅饼、一杯饮料、一场戏——看戏成为了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必不可少。

       这样的良好氛围从何而来?一则,对创作者充分尊重,为有才华有理想的创作者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条件,开放且包容。二则,把观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充分考虑观众的参与、感受与反馈,剧场里的每个座位都一样平等。三则,坚持艺术教育的理念,将艺术资源与教育者共享融合,给予孩子成长中更多的可能性。

       六、管窥英国的文艺评论。据TRAVERSE剧院创意发展部高级制作人Sunniva Ramsay女士介绍,在英国,评论与创作的关系是较为融洽的,评论者的声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到创作中。文艺评论阵地多在新闻媒体报纸,对于评论,人们更愿意听权威、见短文。文艺评论家的团体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大家在其中共享演出信息。但值得注意的是,组织中年纪较大的男性居多,自然会产生艺术偏好,也因此亟待吸纳年轻的文艺评论者以及女性评论者的加入。

       七、安排得丰富密集、工作得紧张考验、同行得快乐受益。在两周的学习考察中,每日丰富的课程安排,让我目不暇接。于是,时刻都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紧跟其后、拼命记录,生怕错过哪个精彩的内容和瞬间。已远离学生时代太久的自己,突然置身在这样一种紧张的学习中,兴奋的同时,也在挑战着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更锻炼人的是,每当一天日程结束回到住地,我必须去做新闻稿的催收和编辑,每日宣传委员的工作要尽快完成,这是展现我们此次研修最快捷的窗口,怠慢不得。所以,我用心对待每一篇新闻稿件,及时收取文稿,仔细挑选图片,按时准点上交。充实的学习,让每日打卡这项任务也变得有趣起来。将感受用简练的文字表达,第一时间记录下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无论过去多久,再回顾,都是一笔宝贵的文字资料。

       此次同行英国的各位老师,都是行业里的翘楚。既有电影产业领域的专家,也有文学领域的作家,既有舞蹈领域的编导,也有戏曲领域的梅花奖获得者……与这些前辈老师一同学习生活了两周,他们的学识、技能、德行、作风都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15人的团队在英国之行中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学习工作的同时,开展了2次党支部活动,每个人都认真对待,积极发言,及时总结与回顾,为此次海外研修提供了思想及行动上的坚实保障。

       基于以上的学习总结,我得到的启示如下:

       1.学习更广泛。能知道自己喜欢的,并找到自己喜欢的,是幸运的。正如党组领导对我们的期望,要有一技之长、一门之专,这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足点。但又不能仅限这一隅。社会在融合,艺术在跨界,要永远保持一种好奇、尝试的心态,愿意去学习,一直去学习。学习还有一个必备的技能和前提,就是语言。此次出访,真正体会到语言能力对于学习的必要性。不仅要听得懂,还得听得明白。正如薛伶主任所介绍的,其实国外对于我们并不够了解,我们对于他国的研究也不够深入。要强大自己,必须知己知彼,而知彼的前提,就是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化艺术,所以语言这项工具必须过关。我想,这一点将是我今后要加强的重要内容。

       2.工作更有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工作才能更有效。既要有时间上的效率,更要有目标达成的实际效用。据了解,英国的职场没有午休制度,他们争分夺秒地利用好工作上的每分每秒,对于超时工作和加班有十分健全的制度上的管控。会工作,才会生活。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工作,才能让自己掌控工作,让生活井井有条。

       3.生活更有趣。无论观察是否全面,英国人的生活大都是简单又丰富的。简单在于,他们不必过于操心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对于吃也不甚讲究。丰富在于,他们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享受艺术,激发创意。简单、独立、自律,便有更多的空间让生活变得丰富且有趣。

       毫无疑问,我们中国拥有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有更便捷的生活条件和广阔的市场。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肩负起自己的使命责任,正如总书记在2020年的新年贺词中所说: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亟待有抱负有学养的高精尖人才去发掘和弘扬。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谭映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