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17-10-30 发布人: 字号: A A A
10月26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生班导师楼宇烈先生,为新文艺群体班学员带来一堂精彩的讲座。84岁的楼老先生,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没有离座,这种精神首先让我们全体学员肃然起敬,传统文化传承,靠什么?做学问靠什么?恐怕都离不开“坐得住”这个精神前提。老先生以身示范,让我们从头到尾感受到一位真正学者的风范。

楼宇烈授课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热爱者,我一直觉得自己还算了解一些传统文化。今天聆听了楼宇烈先生的讲座才感觉到,我们只了解一点点传统文化的皮毛,深感汗颜。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们实际上已经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那么,作为新文艺群体的一员,我们首先需要理顺一个文化脉络——我们为之奋斗几十年的文化艺术事业,她的根本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坚定文化自信?我们需要怎样的担当?有幸,楼先生在讲座中恰到好处地阐述了这些重要内容。

授课现场
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说她优秀,为什么需要传承?楼先生讲得非常透彻,他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核心是让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楼先生引用很多文献,说明中国往圣先哲,是由于体悟到“天地合契,万物自生”的道理,所以懂得尊重自然、尊重人。礼乐教化,文明肇始,明确“人文化成”,始终坚持“人为本”的文化内核,仅这一点,在今天看来,我们的祖先是多么智慧,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超越了后世的诸多理念和思潮。由此,我们从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起点至高。
接下来,楼先生谈到了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兴起的文化思潮的对比。从上世纪30年代,国内的“全盘西化”思潮甚嚣尘上,否定传统文化,仿佛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都是错误的、腐朽的,需要尽快抛弃。而楼先生指出,欧洲启蒙运动倡导的“人文思想”似乎很新,实际上国人并不了解。而在16世纪,有一大批传教者来到中国,他们把欧洲文化带到中国,同时把中国文化传回去。“人文思想”的来源恰恰是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我们很多人还以为这是“西方的月亮”。盲目崇洋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优秀传统。而且西方广泛流行“神化”、“物化”理念,历史证明都不是先进的东西。
梳理了这些思想和文化脉络,我们深深感受到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也感到多少年来,我们这些后辈的无知。岁月轮回,山河不改,我们终于拨云见雾,再次捡拾起这丢失已久的文化自信。

授课现场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伴随中国的崛起,正在以自信昂扬的姿态开启新的航程。我们作为新文艺群体骨干,应该自觉担负起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工作的高度概括,立足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时代精神,去大胆尝试、努力实践,是我们历史性的责任。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欣逢盛世,文化担当。我们作为新文艺群体人才,要把此次学习作为重新出发的起点,不负时代重托,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做出无愧“拔尖”的贡献。

学员提问
文 / 新文艺群体班一组学员 林向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