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八班课程预告:中华美学精神课程模块
发布时间:2015-06-0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视觉艺术)高级研修班(简称“中青八班”)将于近期开班,课程安排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华美学精神、跨界融合与创新、创作趋势与方向、红旗渠实地创作等五个模块。我们会每天针对一个课程模块进行专门介绍:

模块一:中华美学精神课程模块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文艺创作具有“正本清源”的指导意义,中青八班将邀请韩美林、邵大箴、张法、尹少淳、叶舒宪等名家大师,围绕中华美学精神的本源和独特性,传统东方美的标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等作专题讲座,结合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开展传统精品观摩,引导学员遵循创作本源,在艺术创作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

研修班将围绕“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文艺创作”开展主题论坛,组织不同艺术领域的学员结合个人作品和创作感悟开展交流探讨。提供《中国艺术史》(迈克尔·苏立文[英]著,徐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供学员自学。

部分导师简介

邵大箴,中国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曾任《世界美术》杂志负责人、《美术》杂志主编,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现代派美术浅议》、《传统美术与现代派》、《欧洲绘画简史》(与奚静之合著)、《西方现代美术思潮》,主编《外国美术名家传》(与奚静之合作)、《现代艺术辞典》,译有《论古代美术》(原著者为德国温克尔曼)。

 

叶舒宪,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中国神话哲学》等专著、译著39部。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文化》等发表论文400余篇。90年代创立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并建立了文学人类学学科体系,著有《文学人类学教程》等。

 

尹少淳,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其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视觉心理,兼擅美术批评。出版译著《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出版学术专著《美术及其教育》(全国教育科学青年专项重点研究课题)、《走近美术》、《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多篇论文在《美术》、《美术观察》及其他刊物发表,著作《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被教育部师范司评为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

 

拓展阅读

他者之眼:中国艺术之光

——评迈克尔·苏立文的《中国艺术史》

作者:陈池瑜 来源:《光明日报》

 

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艺术在西方之艺术史学科中逐渐引起注意,并有西方学者开始进行研究。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之艺术史研究目光从西欧向东欧、近东、中东及中国、印度、日本的延展,中国艺术史成为西方之艺术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欧美大学在艺术史系逐步建立起中国艺术史学科,中国艺术被视为东方艺术的重要代表。中国艺术史之所以引起西方学者的重视,主要是中国艺术具有数千年不间断的光辉历程和杰出的艺术作品,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彩陶,到商周甲骨文、篆书、漆器、帛画、青铜器,从秦汉雕刻、画像石到晋唐人物画,从宋代院体画、瓷器、文人画到元明清山水画、花鸟画及现代艺术,琳琅满目,大放异彩。研究中国艺术,对于世界艺术史或西方之艺术史学科,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是英国著名的艺术史家,任牛津大学艺术史系中国艺术史教授,曾在伦敦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艺术史研究工作,并收藏中国现代艺术作品,从事20世纪中国艺术研究。他在中西文化与艺术交流研究及中国艺术史与中国现代艺术研究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上海人民出版社将他的三部代表作《中国艺术史》《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翻译出版,展示一位西方艺术史家用他者的眼光,如何观看与书写中国艺术史及东西艺术碰撞交会的历程。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一种眼光,多一个视角,来审视中国艺术及其历史,无疑是多有裨益。

由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坚翻译的《中国艺术史》,英文版在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作为中国艺术史读本,沿用40多年,是20世纪西方之有关中国艺术的通史导论的代表佳作,作者苏立文精益求精,曾5次修改,直到他2013年去世之前的几年中,仍在增补新的中国考古方面的材料。本版配附400幅中国艺术中的玉器、彩陶、青铜器、瓷器、雕刻、建筑、绘画等精美图片,其中有一部分在欧美私人或博物馆收藏的作品图片,经苏立文洽谈容许在该书中使用发表,尤显珍贵。

苏立文的这部《中国艺术史》,尊重中国人按王朝更替序列认识自身历史的习惯,并希望西方读者初次接触中国文化时,也应把握中国人自身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方式,所以苏立文采用了按朝代顺序写作中国艺术史的方法。该书近20万字,建立起中国艺术史的史学框架,言简意赅,重点突出,覆盖了中国从古至今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其内容包括彩陶、玉器、青铜器、建筑、漆艺、书法、瓷器、绘画、雕塑、现代艺术等各个门类。可以视为中国艺术的小百科全书,既有精选的考古新材料、博物馆藏的艺术精品,又有独自的视角和见解,其选材的精确和高度概括及史学鉴别和见解的独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部《中国艺术史》一个显著特点是,关注新的考古材料,在写作过程或后来修订过程中,运用和补充考古新材料,这在从石器时代、夏商周到秦汉时期的几章中,尤为突出。如他记载1921年中国政府雇用安特生在华北寻找煤矿和石油,安特生在河南的一个叫仰韶的村落中发现了随葬精美的彩绘陶器的简单墓葬,并命名为“仰韶文化”,并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属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发掘的彩陶及建筑复原模型,均收录在该书中。在商周艺术的写作中,苏立文也大量运用考古新发现的材料,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如认为商代安阳的青铜文化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金属工匠们以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都无法与之匹敌的高质量生产祭祀器具,这是数世纪发展的结晶。”苏立文对新出土的艺术品有极大的兴趣和敏感,如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和妇好墓中的玉人,西周晚期的石鼓文及大篆书法,湖北1978年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的大型青铜编钟,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人物帛画等,都一一写进这部艺术史中。该书虽然出自英国人之手,却对中国20世纪考古发现的新的艺术史料如玉器、陶器、青铜器、帛画、雕塑、甲骨文、石鼓文,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重点艺术史料都被网罗进来。

这部《中国艺术史》的另一特点是,图片资料丰富。这些图片除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博物馆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以及英美各大学博物馆、市立博物馆,俄罗斯、德国、法国、瑞士、日本、韩国的有关博物馆,另有些图片来自个人收藏。这些图片有很高的艺术史价值。如韩国国家博物馆藏朝鲜平壤附近出土的乐浪汉墓中产自四川的彩箧,绘制了94个古代圣贤及孝子人物形象,对汉代人物画是重要的资料;藏于大英博物馆由斯坦因收藏的唐代敦煌丝质幡帜绘画《佛陀削发图》;哈佛大学赛克勒美术馆收藏的刊印于1108年的木刻插图《秘藏诠》;现藏于美国堪斯城纳尔逊——阿金斯美术馆的明代沈周的山水画《仙境归来图册》;以及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所藏的清代云锦龙袍;伦敦戴维德基金会所藏乾隆瓷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张大千的巨幅山水画作品《庐山图》,还有不知藏地的图片,如丁聪1946年创作的漫画手卷彩墨纸本画《现实图》等。这些作品图片十分珍贵,既丰富了该书的内容,又使读者能从视觉上直观感受中国各个历史时代的精美作品,增加读者对中国艺术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兴趣。

该书言简意赅,既注意中国视觉艺术的广阔范围,包括瓷器、青铜器、书法、绘画、建筑、园林、雕塑、瓷器、漆器、丝织品、服装等各个艺术门类,都列入该书中,同时也在叙述中注重阐发作者独自的见解。如以往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绘画的立轴形式最早发现于唐代敦煌佛教幡帜,是随印度佛教传入,但苏立文根据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轪侯夫人及儿子的墓中出土的两件T型帛画,证明这种立轴的绘画形式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与印度无关。如在分析苏黎世李特伯格博物馆所藏龚贤《千岩万壑图》时,认为此画寂寥、铁窗式的山水形象呈现出一片死寂,似乎毫无活物,表现故国山水遭受满人蹂躏和自身无处可藏的绝望心情。在分析“清四王”之一的王原祁的画作时,认为他将岩石和山峰分割之后再重新组装,“就像立体主义画家做的一样”“是画家理念的半抽象创作”。这些见解独特而深刻,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中国绘画史上的画家与作品。

 

苏立文的《中国艺术史》还列专章介绍20世纪中国艺术。苏立文是最早有意识收藏和研究中国现代艺术的西方学者。苏立文是系统地向西方介绍中国现代艺术的第一人。此书从石器时代一直写到20世纪末,组成一幅壮阔的中国艺术史瑰丽画卷,对于中国艺术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艺术作出了突出贡献,一定会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她将会引领更多的中外读者步入中国艺术史的绚烂王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