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舒宪:神话与创意——探寻中国原型30年
发布时间:2015-06-23 发布人: 字号: A A A

6月19日下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叶舒宪做客中青八班,为学员做神话图像与中国文化原型研究的专题讲座。

叶舒宪在讲座中

叶舒宪首先谈到了20世纪在文化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文学人类学。他指出,文化为人类学所最初关注的恰恰是世界上大量的无文字社会(即所谓原始社会)。人类学的文化研究不可能采取文献研究的路径和范式,需要开辟以田野调查为主的新范式。按照符号学的分类原则,承载文化信息的符号物,除了语言文字符号系统外,还有同样重要的非语言符号系统,包括器物、图像等。相比之下,中国文化研究中那种偏重语言文字材料而忽视物证材料的偏倾现象,值得关注,也亟需改变。

改变的契机就在于充分借鉴人类学和考古学、美术史等新兴学科的范式经验,再造新时代的国学知识整合格局,确认古代实物与图像等非文字符号的‘证明’意义,形成文本叙事(一重、二重证据)、口传与身体叙事(三重证据)、图像和物的叙事(四重证据)良性互动互阐的新方法论范式。这个根本性的学术变革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跨学科研究学者的充分自觉及共同努力。相对而言,在四重证据之中,第四重证据因为对应着证据科学中的物证材料,更应该引起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而不仅仅是考古学者和美术史学者的本专业关注。

叶舒宪认为,自20世纪初国学大师王国维身体力行地倡导二重证据法以来,随着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科技史等新兴学科的西学东渐进程,中国文化研究的格局为之大变。传统的以传世文献为唯一合法材料的旧研究范式被打破,出土文献及出土的文字材料的重要性,在罗振玉与王国维之后逐步被现代学人所重视,其范围也从甲骨文、金文拓展到后世新出现的大量竹简帛书。

叶舒宪指出,研究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掌握两重证据、三重证据显然是不够的。要解开中华文明在漫长岁月中留下的无穷密码,我们必须综合采用四重证据法,通过文字、口碑、图像和物质的互阐与互证,找到文化多级编码的原型。由此上溯,我们便来到了文字出现以前的神话世界,那里,是中国文字、文学与文化的源头。

在一篇名为《哈利·波特的猫头鹰与莫言的蛙》文章中,叶舒宪写道:“我把一万年以来的文化文本和当代作家的文学文本关系归纳成‘N级编码体系理论’。将先于和外于文字书写的文化传统称为‘大传统’,将文字书写传统称为‘小传统’。从大传统到小传统,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出N级符号编码程序。

无文字时代的文物和图像,充当着文化意义的原型编码作用,可称为一级编码;其次是汉字的形成,为二级编码或次级编码。三级编码指早先用汉字书写下来的古代经典。今日的作家写作,处在这一历史编码程序的顶端,称之为N级编码。谁最善于调动前三级编码,尤其是程序底端的深层编码,谁就较容易获取深厚的文化蕴含,给作品带来巨大的意义张力空间。用心理学家荣格的说法,就是‘集体无意识’显现为‘原型’”。

“中國物象,社稷精神,壹能一,贰德羿,示(为)祀,戈(为)戎,道(可道),姓(可名),姬姜(从女)王,鸮熊(枭雄)變凤龍”,叶舒宪像在朗声吟唱一支歌,熟练地背出了这26个解读中华文化的关键字。30年来,他孜孜不倦,硕果芳华。在他恣意挥洒的手势中,让人分明感受到掌握着一把钥匙的喜悦和沉醉。而这把钥匙,将为我们打开神话世界之门。

作者:研修院科研处 许文彬

名师简介

叶舒宪,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神话学会会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出版《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中国神话哲学》、《<诗经>的文化阐释》、《庄子的文化解析》、《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千面女神》、《熊图腾》、《金枝玉叶——比较神话学的中国视角》、《原型与跨文化阐释》、《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等专著、译著39部,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文化》、《哲学研究》、《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400余篇。

叶舒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