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照相蒙太奇”的传播及其中国境遇初探
发布时间:2016-04-21 发布人: 穆瑞林 字号: A A A

4月18日上午,在新利luck18官网组织的学员论坛活动中,学员周博以《剪辑理想图景——“照相蒙太奇”的传播及其中国境遇初探(1920-1960)》为主题,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对“照相蒙太奇”的产生、变异及其在中国被应用、接受和认识的历史进行了讲解。中青十班和策展二期全体学员参加此次活动。

周博作演讲发言

照相蒙太奇是周博长期关注、研究的一个学术课题,他讲到,照相蒙太奇在20世纪早期的发展是意大利、德国、俄国等地的先锋派艺术家、设计师主动对摄影图像进行控制的结果。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技术在重商的设计领域获得了相对自由的发展。但是,历史境遇的改变又为这种图像技术的历史增添了些许独特和富有变化的层面。

学员论坛现场

“通过梳理照相蒙太奇在上世纪20、30年代的发展线索,就能发现照相蒙太奇在其产生后不久就对中国的摄影、插图和平面设计构成了影响,许多作品表明民国时期的艺术家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这种技术。”周博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苏联经验和理论的影响,使用“照相蒙太奇”手法的作品不多。

1957、1958年,德国照相蒙太奇大师约翰·哈特菲尔德及其作品的访华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摄影、宣传画等领域掀起了一股照相蒙太奇的创作热潮,而因应形势的变化,苏联人对照相蒙太奇问题的认识和经验也被一种新的理解方式所取代。“照相蒙太奇”在中国被接受和使用的历史是一个典型的跨越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同时也跨越设计、摄影和纯艺术边界的研究课题,它有助于我们从更为多元的角度细腻审视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策展班学员认真听讲

在1个小时的发言中,周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起了学员们的共鸣和讨论。

作者:中青十班学员 穆瑞林

摄影:中青十班学员 曹文德,潘永强,邹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