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六期·奇妙夜 | 视域·边界——主题性展览的选题和作品选择标准
发布时间:2022-05-0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4月29日,策展六期奇妙夜第六期在线上如期举办,本次活动由策展六期一组负责,一组组员、湖北省国画院教学培训部主任童建刚担任主讲人。

分享开始,童建刚抛出了两个概念——“视域”和“边界”,并结合自己最近几年策划的展览,阐释了自己的理解。童建刚认为,策展人所从事的专业或者研究的方向都是有一定范围的,有人从事影像创作,有人从事瓷器创作,有从事编剧,每个人所关注的范围都是在本人研究的特定区域里,即称之为视域。当策展人在视域里策划一个展览,选择作品的品位、方向、风格必须有一定的界限,而超过了这个界限,就会影响展览主题的集中表达,这即为边界。

展览海报

童建刚以湖北省国画院2018年策划的《写意长江》展览为例,介绍了在策展和组织过程中,如何通过展览目的、形式和内容方面的设计以区别于其他兄弟省份的晋京展,以及如何确立展览的重点,突出展览鲜明的特色等。

参展作品:《壁立》刘一原

策展团队结合湖北的地域文化特点,秉承湖北省国画院提倡的“传承、创新、国风、楚韵”这四大学术理念,由此确定了展览的标题——“写意长江”:写意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形式,也是中国美学的审美基础,而长江则代表湖北的地域文化。

参展作品:《鄂西土寨》安一辉

在确定了长江为视域范围后,策展团队接下来界定了选择作品的边界。在反思近几十年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后,策展团队以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为核心审美,以“雄奇瑰丽”“正大沉稳”“水墨为上”“绚烂多彩”四个篇章作为参展作品的边界。童建刚通过对展出作品进行赏析,让学员们深入体会到参展作品所展示的湖北中国画创作者筚路蓝缕和薪火相传的整体精神风貌。

引起学员兴趣的是,在选择参展作品时,展览团队遇到了优秀作品和边界冲突的问题。据童建刚介绍,展览团队最终选择了“坚持”,他认为,主题性展览的选题要明确展览方向,超出了边界的作品不符合展览主题,即使是优秀的艺术创作,也不适合入选本次展览。

参展作品:《秋正阳》童建刚

此次分享激发了学员们的积极讨论。陕西西安黄土画派美术博物馆的张子麟在学习群里写道:“中国画策展的思路一定要有中国背景,要有传统审美的灵魂在内。多年来我们游走在西方美学范畴内,用所谓“国际标准”去衡量、评判中国画,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当代中国画的创作方向。童老师的分享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立足于本土文化思维的中国画策展和创作模式,对当代中国画推广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广西美术家协会的刘成写道:“童老师阐述了一个高水平的展览需要策展人保持初心,把握好边界,严把作品质量关,看画不看人,才能塑造出一个展览的品格和质感。”福建沈绍安漆艺博物馆的宋晓慧说:“童老师的分享质朴而有深度,喜欢他介绍的国画作品《壁力》,在浓郁楚风的气息中,可以感受到其呼之而出的力量感、神秘感和中西融合的创意方向。”

除了对策展技巧的讨论,本期奇妙夜也引发了学员们对文化自信的探讨。江苏省摄影家协会的蒋澍写道:“艺术应该是全人类的,但是真正能够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西方人并不多,很多西方人会觉得中国山水画一千张和一张看不出什么区别。我认为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艺术语境下立足于当今时代,中国绘画在未来的形态与发展方向,是策展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青海美术馆的李雅楠写道:“从童老师的讲述中感受到了楚文化的浪漫主义色彩,也在主题性展览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们要走向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重视传统,重视生活,重视创新。”

文字 | 策展六期一组 李荣、孙堃

图片 | 策展六期一组 孙堃、童建刚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刘怀彦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