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师资科研 > 导师动态
  • 我院特聘导师何建明:用笔传达忧国情怀

    18/09/2016
    何建明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书,他就在书堆里的电脑上敲打新作。电脑旁放着一本不久前刚出版的《爆炸现场》,那是关于去年8月天津塘沽大爆炸事件的报告文学作品。他在爆炸后赶去天津采访了很多受难者,在这本书中思考了生命与死亡的重大命题,呼吁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回顾何建明的文学创作,几乎每部作品都在关注富有启发与警示意义的革命历史题材,涉及国家命脉与人民福祉的大事件,或是当代社会生活中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重要现象。
  • 我院特聘导师刘和平:面对大热IP,专业编剧应“以慢制快”

    18/09/2016
    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上,我院特聘导师,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历史学者刘和平携第三版《大明王朝1566》与读者见面。这部以明嘉靖年间朝廷内外尖锐的矛盾斗争为创作基础的小说,此前两次出版都收获行业内外广泛好评,更有学者盛赞本书“对历史的诠释已达到历史学界研究的前沿”。
  • 我院特聘导师罗怀臻:传统戏曲现实题材创作的“现代性”问题

    13/09/2016
    近几年,当代戏曲已经出现了某种缓慢复苏的端倪。在戏曲复苏的景象里,越是古老的剧种反而越显示出生气,比如昆曲。今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祭年,上海昆剧团完整演出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所到之处一票难求,整体上改变了戏曲尤其是昆曲的观赏情景。我院特聘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由此想到,今天的观众欣赏昆剧,难道仅仅是欣赏昆剧的表演形式吗?特别是欣赏汤显祖的作品,也仅仅是欣赏汤显祖剧作的文采和辞藻?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 我院特聘导师陈振濂:百年西泠的责任与担当

    13/09/2016
    西泠印社作为杭州文化的一张金名片,立足自身,发挥特色,勇于创新,把中国传统金石文化的种子向世界传播,发挥好在国际文化交流舞台上的带动作用。为更好地宣传G20和杭州文化,在“喜迎G20·西泠印社文化艺术系列活动”上,我院特聘导师、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作为主讲嘉宾,以“百年西泠之谜”为题做了讲座。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2/71 跳转到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