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后续 | 海外五期孙凤:公共艺术的运营方式与多重社会功能
发布时间:2017-02-14 发布人: 孙凤 字号: A A A

纽约高线公园正在展出的雷恩·泰贝特(Rayyane Tabet)公共艺术作品《钢环》(Steel Rings)。摄影:蒂莫西·申克(Timothy Schenck)

公共艺术是放置于公共领域,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艺术形式。在西方,公共艺术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定义内涵、媒介材质、表现方式以及运作模式,成为社会公众文化艺术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纽约的公共艺术作品随处可见。曼哈顿第六大道上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的波普艺术代表作品《LOVE》雕塑,每天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排队合影,并出现在谷歌地图上,成为纽约城市名片之一。吉姆·戴恩(Jim Dine)的大型雕塑作品《望向大道》(Looking toward the Avenue)位于第六大道与53街交汇处小广场,由两组青铜维纳斯塑像与小水池组成,旁边设有休闲座椅,供行色匆匆的人们小憩观赏,也成为鸽子的栖息地,为这座摩天大楼林立、节奏高效的城市建构了一片宁静放松的空间。在时代广场、布鲁克林、切尔西……与街区融为一体的装置或是整面墙的涂鸦时时给人以惊喜。这些无处不在、层次丰富的公共艺术元素共同构建了纽约的城市景观,可谓“转角遇到艺术”。

由于艺术资助与扶持体系的成熟完善,充满活力的公共艺术作品和项目不断涌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走访了“高线艺术”(High Line Art)与“公共艺术基金”(Public Art Fund),对公共艺术进行深入了解。高线公园由一段废弃的铁路改造而成,跨越切尔西、毗邻哈德逊河,而今已成为纽约人休闲散步的著名景点。“高线艺术”始于2009年,由高线之友负责运营执行,迄今已展示了200余位来自全球的艺术家的公共艺术作品,包括户外雕塑、多媒体装置、大型广告牌、视频影像、书籍出版项目、现场表演互动等多种形式。该机构的总策展人赛西莉亚·阿莱玛尼(Cecilia Alemani)告诉我们,作为艺术专业人士,策展人对于确立展览主题、甄选合作艺术家、作品定制、布展规划拥有话语权,从而确保了艺术品质与展出效果。策展人与艺术家充分沟通创作方案,突破常规展览的局限性,巧妙运用高线公园的独特环境与复杂结构对作品进行设计定制。作品根据策展计划定期更换,2016至2017年度第五回群展的主题为“漫游”,其中托尼·迈特利(Tony Matelli)的仿真人物雕塑《梦游者》(Sleepwalker)、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 Kruger)的巨型标语牌《无题》(Untitled)等作品相当吸引观众。这些作品供人们自由游赏与互动,提供了艺术商业价值以外的更广阔视野,使公众能够无门槛地真正感知、消费、享受艺术。高线艺术项目与切尔西的画廊区相辅相成,形成立体交叉的艺术景观,丰富并延伸了纽约街区的艺术层次与空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装置作品《纽约城瀑布》(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s,2008)

“公共艺术基金”创立于1977年,至今已在纽约市的五个区为四百余位艺术家实现了展览和艺术项目,吸引广泛观众的同时,坚持突显公共艺术在都市环境转型中的带动作用与影响力,拓展艺术实践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推动其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公共艺术基金的运营团队具有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大型项目策划与执行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促成艺术公共展示的机会,其项目遍及洛克菲勒中心、时代广场、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等纽约地标。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项目中,安尼什·卡普尔(Anish Kapoor)的《天空之镜》(Sky Mirror,2006),直径35英尺的不锈钢凹面镜中倒映着高耸入云的洛克菲勒大厦,带给观众眩目的都市生活体验和时代感受。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纽约城瀑布》(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s,2008)将四组纪念碑尺幅的人造瀑布设在纽约的四处具有历史意义的水域,自然与人文环境并置,让观众重新认识司空见惯的世界,唤醒个人记忆与群体意识。近年来人气颇高的当代艺术家斯宾塞·芬奇(Spencer Finch)以科学理性的方法提取自然界中的视觉素材与数据进行重构,其作品巧妙地反映特定环境对人心理产生的影响。目前其正在布鲁克林展出并将持续到明年的公共艺术作品《迷失人河》(Lost Man Greek),以微缩的森林景观营造出梦想与现实、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跳脱感,为人们带来诗意的启发。这些不断推陈出新的项目,正体现了公共艺术对社会环境的敏锐回应以及动态的发展趋势。

安尼什·卡普尔(Anish Kapoor)的《天空之镜》(Sky Mirror,2006)

机构驻留期间,在我们经常路过的位于纽约长岛的马路隔离带上,一件新设立的永久雕塑因其色彩的冲击力而受到争议,这恰恰反映了人们对公共艺术的关注程度和参与态度。经了解,这件作品由纽约“艺术百分比”政策(Percent For Art)支持。“艺术百分比”政策在西方国家较为普遍,通常要求将建设经费的至少百分之一拿出来做公共艺术,以增进社区的文化艺术体验、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公众的文化品位,使社会氛围更加和谐融洽,可谓是沉浸式、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成教化、助人伦”。

由上可见,公共艺术作为与社会发生密切关联的艺术形式,已不仅仅作为个体创造物而存在,而是衍生为一种项目常态,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功能与作用。公共艺术超越了传统艺术机构白盒子式(white cube)的空间与形制局限,为扶持艺术、激励创造力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艺术家带来更大的自由度和机遇,有利于艺术理念的传播,同时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赢得了更广泛的观众,使普罗大众免费享有平等欣赏艺术的机会。公共艺术也因其对公共空间资源的占据而主动进入公众视野,作为人们消费视觉文化的载体,对公众视觉经验产生影响,是社会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文化感知力和素养的提升。公共艺术关注并回应环境,较为直接地改造都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有助于打造城市文化形象。公共艺术项目的实现往往需要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鼓励公众的介入,这为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优化完善文明的社会结构、促进文化生产力对经济的带动具有深远意义。对于决策者来说,公共艺术作品与项目的实现需要从艺术品质、地点选择、观众预期、视觉效果、社会影响力、城市文化发展趋势等各个方面进行专业、负责、客观、公正的评估和把控,合理使用资金,确保公共艺术在时间、空间上的恰当性。

正如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所说:“大规模的公共艺术是纽约成为世界文化中心的重要因素。”有关公共艺术的纽约经验,颇值得我们借鉴和探索。

✎海外五期 孙凤


校友名片

孙凤,研修院海外五期校友,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策展人、项目主管。近年来策划项目包括:中土文化年“内外兼修:中国当代艺术展”(伊斯坦布尔现代美术馆)、“互动时代—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联合策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互动时代—港澳台创意文化展”(联合策展,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根与翅:中国视觉艺术国际推广运营”国资项目策划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