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策展班学习录 | 学员论坛:策展经验分享(一)
发布时间:2023-08-31 发布人: 字号: A A A

为更好的促进学习交流,8月28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中青年视觉艺术策展人培训》举办首场学员论坛,12名学员结合自身的策展实际进行了交流分享:

朱晓兵:《关于策展,如何向公众提供未尝试过的体验,而非一种阅读感知》


朱晓兵提出展览本身就是一个产品,最重要的是观众、空间、作品。策展人通过作品与空间、观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带给观众未尝试过的体验。他讲到,策展需要批判,需要以策展的方式选择艺术家以及呈现艺术家的批评视野。


孙晓伟:《新美术馆的展览体系建设》


孙晓伟谈到,策展能让观者多一个了解世界的维度。成都市美术馆用多样的维度向公众展示成都在地、跨越西南、国际潮流的艺术生态,持续呈现中国近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国际前沿艺术等多个方向的专题策划,用艺术的力量引领城市更新,也为当下美术馆建设浪潮下如何建立完备的展览体系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切面。


吴波:《地方美术史书写与策展的在地性问题》


吴波结合个人展览策划实践经历,探讨了如何以策展的方式切入河南现当代油画史的梳理和写作等问题。通过对老中青不同代际河南油画家的系统研究和一系列学术性展览的举办,深化了他对地方艺术生态的认识。他认为地方本质上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流动性的、被不断构建的场域,这为河南油画史的书写提供了新的启示。


周玲玲:《策展对作品的二度创作》


周玲玲以郑州美术馆2022年度“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为例,探讨了策展对作品的二度创作、策展中的氛围营造、策展中动线的节律性把控等三方面议题。


卢毅:《中国文化艺术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的策略》


卢毅以他在新西兰举行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为例,总结了中国文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几个策略,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现代文化创意的推广、文化平台的建设,以及跨文化平台的未来展望等。


张利军:《情境构建在美术馆展览中的重要性——以乡村振兴艺术在场展览为例》


张利军谈到,展览可以利用展场空间情境构建形成景观叠加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展场效果,进而烘托展品和诠释展览主题。从宽泛的角度看,情境既可以是氛围营造和情景再现,又可以是数字虚拟现实。情境构建基于展览主题,把多维度的时空和多种案例的情景整合并置,打破原有的时空界限让观众处于同一情境中,形成剧场化的场景和氛围的营造,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


陈晨:《博物馆“策展体系”与内容设计SOP梳理研究》


陈晨从博物馆体制内的机构设置谈起,列举了美术馆策展人与博物馆策展人的诸多不同,将博物馆“策展体系”划分为内容、形式和外延三个部分,并针对内容设计部分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解决范式。


杨叶秋:《设计点亮未来:设计驱动型创新的探索》


杨叶秋深入探讨了设计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起到核心作用,以及设计创新如何引领和推动整个产业和社会前进。他认为,设计不仅是外在的视觉体验,更是对未来的深度思考与预见,对现代策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彭宝玉:《策展实践——关注设计的社会责任、挖掘设计的文化内涵》


彭宝玉以自己策划并入选2020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的“策源地与试验场——设计艺术在深圳(1987—2019)”为例,分享了他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艺术设计的青年策展人,如何通过策展实践对多元化的设计艺术进行整理、分析、判断的经验做法。


汪可:《现代坐标:庞薰琹与阳太阳——纪念决澜社成立90周年特展》


汪可对“现代坐标:庞薰琹与阳太阳——纪念决澜社成立90周年特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分享了她在策展过程中主题确定、展陈设计、展览宣传等方面的做法。


秦竩:《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展陈》

秦竩通过介绍贵州苗族文创特展,分享了她关于苗族文化的研究成果。她谈到,贵州苗族是一个古老又现代的民族,拥有着众生平等、万物有灵、性别平等、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些理念既存在于苗族神话传说故事中,也存在于他们的服饰器物中。


王观龙:《数字技术发展对策展的影响》


王观龙介绍了他最新完成的运用数字科技手段打造日喀则非遗展览展示中心的案例,逐一展示了中心设计布展的效果图及最终呈现效果,进而与大家共同探讨数字技术发展对策展的影响。








撰 文|董菲菲(学员)
摄 影|陈    晨(学员) 朱晓兵(学员)
编 辑|方梓熙(学员)  刘怀彦

分享到:

上一篇:国家艺术基金策展班学习录 | 策展经验分享(二)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