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求索|星河:悠悠经年科幻情
发布时间:2024-06-03 发布人: 新利luck18官网 字号: A A A

编者按:近几年,以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改编而成的院线电影,让中国科幻从边缘文类走向大众文化,甚至输出海外,辐射全球市场。科幻作品正在走向大众,“出圈”“破圈”。与此同时,国内科幻小说的创作热方兴未艾,而青年科幻作家星河就是众多创作者中的佼佼者。


今天,新利luck18官网向大家分享中青三期校友星河30余载创作岁月的心得与感悟。2022年2月24日,我为《科普时报》写过一篇短文,同时也发了公众号,因为那一天,是我从业30周年纪念日。刊发于1996年的《决斗在网络》算是我较有影响的一篇科幻小说,但该作问世时我已“从业”4年,真正的处女作发表于1992年2月24日。


30余载岁月,虽然也不乏贪玩与懈怠的日子,但仍可谓是殚精竭虑,笔耕不辍。科幻小说是我自幼喜爱的文学体裁,少年时代既喜欢科学也喜欢文学,现而今从事科幻创作,也算是两全其美。我写过不少纯科普作品、科学家传记等等,其他门类也多有涉猎,但是数十年来,始终如一、痴心未改同时创作最多的还是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集《时空死结》


△科幻作品《炸进时间漩涡》


说起这些年的创作经历,实际上是一个个自我超越的过程。尚未发表作品时,极度渴望大名见诸报端;真的刊发之后,激动的心情即告平复,不再兴奋,开始希望能出版一本图书;但拿到新出的样书时,连打开翻看的念头都没有,此时的愿望变成荣获一个大奖;然后数十年下来,大小奖项也多不胜数,奖杯奖章早已摆满了一柜子……渐渐的,终于意识到这些身外之物不过如此,更在意的还是作品能否精益求精、更上层楼。回忆走过的漫漫征程,真正记住的,恰恰是旅途中那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创作之初,家用电脑尚未普及,真是用笔来“爬格子”,那时极度渴望有一台电脑。我不是那种“一稿成”的天才写作者,喜欢反复修改。有时感觉自己的作品,恨不得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出来的。这样每修改一次就要重新誊抄一次——设想一下,一篇万字小说改上几遍就相当于写了数万字。而我在草稿阶段字迹极为潦草,不可能请人誊抄,所以对电脑的需求就更为迫切。另外我的创作方式与很多作家不同,哪怕一篇短文我也不能从头写到尾,更愿将所有资料堆积起来,然后摊开来一点点处理。我往往不是从开头而是从中间甚至结尾写起,而电脑的各种功能显然对这种方式十分友好。在没有电脑时,我甚至会把写满段落的碎纸片摆在床上拼来拼去。我曾就这种创作方式做过一个比喻:有人的写作方式属于“织布型”——今天织三米,明天织五米,每天都可以告诉你工作进度;但我不行,我自命为“雕塑型”——先把一团材料堆在这里,然后一点点细化,今天能看出头部概貌,明天能看到五官显现,不到最后一刻,永远无法界定工作完成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知道最终成品如何模样。


所以有两个问题我永远无法回答:你一年写多少字?你一年挣多少钱?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确实无法回答,因为我从未算过。多年以前我便不再工作专职写作,不算第一批也算是第二批自由写作者,这在当时还是比较艰难的。那时稿费低廉,发表平台匮乏(自然更无网络文学这类平台),实可谓相当不易。我是北京人,家境也不错,但我毕业没多久就自己外出租房,凭借稿费解决一切生计问题。有段时间我每次收到稿费,留够生活用度后便悉数扔进银行,存单收好从此不动。我的极端说法是:就当这些钱已不存在,我继续创作重新再挣。总之,这么多年过去,我始终是依靠文学创作维持生计,从温饱走向小康,过上了还算体面的生活,足矣满足物质与精神需求。但这里必须提到的是,在我正式成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之前,有十多年的时间我都是北京作协的签约作家,定期拿到一些经济补助,至今仍甚为感激。


经常还会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你的构思来自哪里?阅读科幻有什么用?


提出第一个问题的人,通常对科幻不够了解。他们要么惊叹作者的精彩想象,要么怀疑作者“不够正常”。其实科幻没有那么神秘,科幻作家也大多正常。


与其他文学创作一样,除了必要的生活体验,大量构思和素材都来自间接经验。如同很多作家没经历过战争也没穿越回古代,依旧能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一样。我自然从未上过太空,也没有见过未来,更不曾亲睹外星文明之类,但还是可以凭借材料与想象,对这些未知的领域予以展望与描绘。可见阅读(当然也包括如今的观影等多媒体渠道)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仅仅占有资料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思考。获取材料后需要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并以精彩故事的形式铺陈开来。当然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那就是科幻文学推导出的只是一种可能,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是艺术化的可能,而非真正的科学结论。


一般来说,谈及科幻往往有两大误区。一种认定科幻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这显然有失偏颇。科幻中的想象并非毫无来由的臆想,而是基于科学事实的合理外推,是对人类现有知识的逻辑延续。还有一种则对科幻过于苛责,不允许它存在丝毫瑕疵,同样不为识者所取。须知科幻毕竟是文学,同时含有想象的成分,假如字字句句完全符合现有科学事实,就不再是一部科幻小说,而是一部描述现有科学事件或科学家工作与生活的作品。当然科技在科幻中究竟应该占比几何,确实各有认知,见仁见智。


第二个问题自然更加尖锐:既然科幻里的科学并不完全真实准确,那么我们阅读科幻的意义又何在?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科幻所展现的,并非具体的科学知识,而是人们对科学的认知、科学的世界观以及科学的人文精神。年轻读者在阅读科幻之后,也许会对自然的神秘与科学的壮丽产生震撼与惊叹,从此喜欢上科学,热爱上科学,并真正地去学习和研究科学。这应该就是科幻文学的积极意义。


不妨类比一下历史小说。一部《三国演义》,恐怕除了天下局势是真的,时间地点是真的,刘关张之类的名字是真的,诸多故事更不必说细节多属文学虚构,几无真实可言。那么我们阅读它的意义何在?仅仅是为了获得文学欣赏上的愉悦吗?绝非如此。尽管它所描述的具体事件是假的,但它对整个历史的展现与洞悉却是真的。年轻读者在阅读之后,会对历史发展的波澜壮阔、云诡波谲产生震撼与惊叹,从此喜欢上历史,热爱上历史,并真正地去学习和研究历史。


历史小说如是,科幻小说亦如是。


校友名片



星河,新利luck18官网中青三期校友,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科幻创作,著有长篇科幻作品《残缺的磁痕》等20余部,中短篇科幻作品《聚铁铸错》等百余篇,科幻作品集《时空死结》等20余部,科幻电影评述“视觉的冲击”丛书等,主编《中国科幻新生代精品集》、“年度中国科幻小说”等作品集。曾获“五个一工程”奖、宋庆龄奖、冰心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银河奖。1997年被授予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奖。2010年荣获第五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2012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作家)。



撰 稿|星   河

图 片|网   络

编 辑|杨梓桐

编 发|李   楠

分享到: